老秦一看丁如山拿出来的酒,嘴唇哆嗦了一下,赶忙拒绝。
并且让秦大柱赶紧拿出他带过来的土酒。
虽然很粗糙,酒水暗黄,但还别说,意外的好喝。
山里人制作的山货,很多时候,这才是真正的精品呢。
见此,周济民也没有再推辞。
茅台不能喝,刘大春他们也有些遗憾。
要不然,今天中午这顿饭,他们回到大队,能吹好久。
尽管如此,等他们吃饱喝足回去的时候,带着的月饼,也让他们足够吹嘘了。
把客人送走后,周济民很庆幸,自己多做了不少月饼。
要不然,这次指定不够送了。
1959年9月17号,这天是中秋节。
秦家庄的梨也快成熟了,周济民打算过几天去看看。
今年就算不畅销,估计也不会省下。
正好红星公司不是效益好嘛,月饼太贵,但梨子合适啊。
因为有水库,秦家庄附近几个大队今年总算可以过得好年了。
麦子收成不错,梨子丰收。
加上水库养殖的鱼,等到十一月份的时候,捞起来,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了。
临近中秋节,那天休息的时候,礼物什么的都送了。
老杨和杨夫人收到月饼的时候,老高兴了,最喜欢吃的就是五仁叉烧了。
徐梅最爱的还是莲蓉,甜到心坎上了。
还有冰皮月饼,也非常不错。
为此,还请教周济民,想着明年自己做来吃或者送人。
“行啊,没问题,明年你来我家,我让楠楠教你。”
一听周济民这句话,徐梅就来气了。
左一句楠楠,右一句楠楠,离开丁秋楠,你是不是就不能活了?
成功把徐梅惹生气后,周济民趁机赶紧跑。
再不跑,等女妖精回过神来,他就跑不了了。
身为一个正常男人,周济民当然也喜欢高颜值的徐梅了。
而且,二十五岁的徐梅,正好处在人生颜值巅峰。
跟水蜜桃似的,要说他不喜欢,简直扯淡。
但他对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。
所以,有些喜欢,他只能隐藏。
在他没有足够实力之前,搞破鞋只会葬送他和家里。
相比外面彩旗飘飘,他更喜欢儿女绕膝。
“小金鱼,走了。”
家里,周济民打算趁着今天中秋,给黄小花送衣服。
原本那天,想着下午就给送过去的。
可下午也来客人了,孟家全来了。
少了一个孟振兴,老孟家还有六个孩子。
似乎也没差,但老孟一家都还多少有些伤感。
所以,都没提这件事。
老孟家的六个孩子,也挑了一些衣服回去。
孟潇行虽然工资也升了一些,但毕竟养着六个孩子,所以都是买成衣。
而成衣的价格贵,家里也没个女人帮着做衣服,也只能凑合着了。
因此,那天,周济民最终也没能带着周淑晴去黄家村那边。
“来了,大哥你要带这么多东西吗?”
小金鱼跑了出来,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很普通的了。
有两个补丁,这是她能找到最旧的衣服了。
毕竟今天是去黄小花家里,就小金鱼身上的衣服,在黄小花她们家里,那都是最好的了。
自行车的把手,挂了两个袋子,看着就不轻。
周济民没说什么,只是笑着跟丈母娘打了一声招呼,然后让小金鱼抱紧自己,骑着车离开了。
黄小花家里,随着他们两兄妹的到来,茅草屋又变得热闹了不少。
小金鱼身上的衣服,以及她粉雕玉琢的笑脸,让黄招娣等小屁孩很是自卑。
不过,都是同龄人,很快就闹在一起了。
看着她们跑出去外面完跳绳,周济民皱眉看了看茅草屋,询问黄小花现在制作了多少块泥砖?
现在已经九月中了,在过一两个月,马上就是冬天了。
住在茅草房,很容易像去年一样,发生悲剧。
所以,平时不忙农活的时候,黄小花就带着妹妹们一起制作泥砖。
弟弟黄小虎还太小,只能帮一些小忙。
“有1530块了,很快就能达到您说的两千块了。”
看着黄小花洋溢着喜悦的笑脸,周济民也很是替对方开心。
同样的年纪,周淑晴还在上学,秦京茹早早帮家里干活赚公分,黄小花却不仅要赚公分,还要照顾家里,还要盖房子。
当然,比周淑晴过得更好的也有,但比黄小花更惨的,估计也没几个了。
乡下的泥砖,制作方法也很简单。
第一步就是沤泥。
需要从山上弄一些黄泥土与田地里的灰泥土、稻草混在一起,用水浸匀,保持一定的湿度堆放一段时间。
等这些泥巴和水草均匀混合在一起,只有这样泥砖才会经久耐用。
第二步就是将沤好的泥和匀,用牛在田地上不停的踩踏,使上述三种混合物充分混合在一起,并表现出很好的粘稠和韧性。
这个过程和揉搓面粉差不多,要不停的搅拌均匀,让泥巴和稻草充分和在一起,这样出来的砖块品质才会好,而且才会有粘性。
最后一步则是用模具制作泥砖模型。
将踩踏好的柔软混合泥,用力放入成形木框架里,并用木板捣实拍平后,将木框提起来,就形成了泥砖坯,放在平地上晾干。
晒干之后的泥砖,就可以用来建房子了。
这样的泥砖,一块能顶三四块普通的红砖。
在周济民小的时候,可没少干这活。
乡下农村,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,建造这样的房子。
不过,还有瓦片、横梁和石头等,这些材料,都省不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